解读“十四五”规划智能制造应向制造柔性化发展
今年两会“十四五”规划中第五篇重点介绍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将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强调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作为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并提出智能制造需要促进设备联网、生产环节数字化链接和供应链协同响应,推进生产数据贯通化、制造柔性化、产品个性化、管理智能化为制造业发展目标。(附数字化应用场景图)
中国制造业从无到有,从半人工半自动化转变为机械自动化,历经沧桑,多半为低附加值产业,历经改革开放30年,中国制造业逐渐将产业从低附加值产业转向高附加值产业发展,需针对不同产业进行分类布局与调整。
一、优先培育先进制造业
推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先进电力装备、工程机械、高端数控机床、医药及医疗设备等产业创新发展。
二、重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推动石化、钢铁、有色、建材等原材料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扩大轻工、纺织等优质产品供给,加快化工、造纸等重点行业企业改造升级,完善绿色制造体系。深入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技术改造专项,鼓励企业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强设备更新和新产品规模化应用。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工程,发展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以上两点,不管是培育先进制造业还是重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对于企业而言,实现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个性化,是中国未来智能制造业改革转型必经之路。
现阶段机械自动化生产线具有以下几点缺陷:
-
无法根据生产任务和设备性能定制生产节拍
-
产品输送过程中柔性化程度不高
-
整条线生产节拍需要参考作业时间最长的一道工序来定制
-
严重制约企业生产效率
-
传统生产线每一道工序间有机结合困难
-
作业频率快的工位需要适当降低频率以适应其它工序工位的生产节拍
-
传统直线型排列的自动化生产线集成度不高
-
占地面积大,不具备扩展性,改造升级消耗大量时间资金成本
-
维护费用高
如果这些问题得以解决,将极大改变企业生产量及降低成本,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必须找到问题所在的根源,一般机械结构传动方式的环形生产线,依赖于传统机械传动整套系统(包含传送链、同步带、齿轮和凸轮等零件),正如上诉所列举一样,存在诸多问题,难以担任企业所赋予的重任。
无线缆磁悬浮控制技术 | 想你所想、及你所及
无线缆磁悬浮控制技术-智能柔性环形线线性直驱技术将磁悬浮控制技术应用于高科技自动化生产线上,支持全程高精度定位控制、高速高效多动子运动、在任意位置实现同步或异步高速移动,通过多动子异步运动,进行整合不同节拍的生产环节,形成一整套高产量的自动化生产线,实现多规格多批量的生产,智能柔性环形线线性直驱技术推进了自动化生产线历史的新征程。
智能柔性传输技术 — 新一代传输技术
磁悬浮控制:该环形线具有磁悬浮控制技术,自动化生产线也在朝着更加集成化、柔性化的方向发展,实现多规格多批量的生产。
高速多动子运动:该环形线运动控制技术,使得高速高效多动子运动成为现实。
高精度定位控制:支持全程高精度定位控制。
高速异步控制:在任意位置实现同步或异步高速运动,通过多动子异步控制,整合不同节拍的生产环节,从而形成一整套高产量的自动化生产线。
【智能柔性传输技术 VS 传统传输技术】
-
更小占用空间,更长使用寿命
-
灵活配置不同类型轨道
-
升级灵活多变
-
安装容易,装调时间短
-
生产不同规格产品可快速更换
-
体积小机械复杂度低
-
简化机械应用设计高速高加速及高精度
-
任意长度可扩展性导轨
-
轨道上可运行大量动子
-
动子可同步、异步、不同速度运动
-
圆弧边高精密定位
-
无线缆拖拽
-
无齿槽力扰动
【工厂应用优势】
-
生产配置柔性灵活节约空间,能耗低
-
维护时间短
-
高投资回报减少不同类产品生产更换时间
-
生产新产品可重复利用及更长使用周期
-
通过提速和合理配置达到更高产率性价
【设备制造商应用优势】
-
提升企业高效产率
-
增加设计灵活性
-
接口丰富可定制
-
模块化结构易于集成动子上主动夹持产品使设计更简单高效
-
调试时间短
-
很小的改动即可满足不同用途生产设备需求
【应用领域】
●应用设备
-
高速填充设备
-
高速包装设备
-
高速印刷设备
-
高精度定位加工设备
-
高速分拣控制设备
-
高速部件自动装配设备
●应用行业
-
食品加工
-
包装印刷
-
智能物流仓库
-
医疗品生产
-
电池制造
-
液晶面板制造
-
光伏板制造
-
3C消费电子加工组装
-
半导体制造
-
汽车零部件制造装配